6月22日,第五届“艺道沙龙”第五场——“丝路美术研究生论坛”在必威会议室举行,艺术文化史博士生杨燕担任本场主持。本次沙龙的报告人为必威博士生程玉萍、马冬梅、杨燕以及硕士生王妍、施俊伟、范文雯、刘佳、赵亚琴。出席本次沙龙的嘉宾有:历史文化学院徐涛教授,必威杜少虎教授、高明教授,以及历史学院研究生李泽宇、陈晓丹等十余人,。
上半场:博士生专场。

博士生程玉萍的报告题目为“长安地区隋唐单体胡俑类型研究”。主要从头部戴毡帽、幞头、尖帽的胡人俑及头部戴其他帽型和头部裹巾的胡人俑这四个方面,对长安地区隋唐单体的胡人俑类型进行深入的分类研究。

博士生马冬梅的报告题目为“南、北石窟寺空间文化探源”。通过九五天数的比例和30-60°度方位角的控制来讨论观象授时与石窟寺空间的设计,再从风水学的角度来探讨石窟寺的选址,最终上升到石窟寺设计哲学层面上的讨论。

博士生杨燕的报告题目为“丝绸之路汉唐仿制品遗产研究综述“,分别对国内、外的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宏观的角度来架构研究主题。
下半场:硕士生专场。

王妍同学的报告题目为“观井寺水陆画概况及仪轨考订“。从绘制年代及壁画等方面对观井寺水陆画进行了简要的概况,通过自己的现场考察对观井寺水陆画进行仪轨考订,总结观井寺水陆画的图像分布规律。

施俊伟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墨汁上的针线艺术——浅析晚明顾绣工艺的技艺美“。主要从文人雅士中孕育的顾绣、顾绣工艺中的“画绣结合”及顾绣工艺上的“以绣摹真”等三个方面来对晚明顾绣工艺进行研究,论述不同针线与笔墨之间的微妙结合所产生的意蕴美。这种美是顾绣工艺独特的审美追求。

范文雯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影响水陆画中服饰题材的因素“。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影响、三教服饰的冲突与糅合及皇权政治影响下的三教服饰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研究。

刘佳同学的报告题目为“三原城隍庙水陆画初探“。对三原城隍庙的概况进行简要的描述,通过不同方位墙面上的画来对三原城隍庙十殿阎君庙藏画及其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的讨论。

赵亚琴同学的报告题目为“从楚国鹿题材艺术作品看楚艺术内涵“。她在报告中指出楚国鹿崇拜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是鹿为祥瑞美好的象征这两个方面。接下来再从造型、色彩及纹饰上对楚鹿题材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徐涛教授点评)